This post is also available in: English (英语)

新加坡外籍人士生活消费支出

 

生活在新加坡的外籍人士

新加坡外籍人士生活消费支出社会大众普遍对新加坡存有错误认知。实际上,倘若不包括买房拥车和私人教育,新加坡的基本生活开销如衣、食、住、行和教育费用尚在合理范围。就像其他国家一样,新加坡房价高低胥视物业是否靠近城市、有没有休闲设施、产业年龄和装修程度等几种原因。很多新加坡外籍人士喜欢住在私人公寓,是因为那里有私人泳池、网球场、儿童游乐场等休闲设施,加上出入也有保安看管,非常安全。

租金相较有地物业来得便宜外,还有机会与其他外籍人士交流。私人公寓的租金取决于选址和建筑年龄。假如承租人收入有限,不妨考虑搬进新加坡政府组屋(HDB)。新加坡有超过80%的居民,居住在政府组屋。很多政府组屋都配有基本设施,如银行、学校、超市、政府诊所、图书馆、购物商场以及火车和巴士站。不过,没有游泳池和健身室等这类奢华设施。政府组屋的单位租金取决于组屋的地点和单位的大小。3房式政府组屋的租金与中央商务区差不多,新币3000元。其他郊区的单位租金则介于2200至2700新元之间。新加坡土地狭小,人口众多,导致有地房产越发少见,即使有相信租金也不便宜。

新加坡食物价格相当便宜,尤其自己下厨的话,更能为住在新加坡的外籍人士节省不少金钱。如果自己下厨,基本菜色如肉和蔬菜的一个月伙食费平均是200新元。夫妻或情侣在外用餐的话,胥视菜单,每个月伙食开销大约介于1000至1200新元之间。在新加坡生活的其中一个好处是,到处都林立小贩中心和美食中心,为食客提供多样化的选择。在小贩中心用午餐,价格平均在4新元左右;在美食阁的话则介于5至6新元。

 

新加坡公共交通系统是全球最发达与全面的,收费也很便宜。一趟单程的巴士或捷运费用差不多是1.60新元。倘若结合巴士和捷运,周日每日来回3.50新元,周末每日10新元,以此计算每月需要150新元的交通费用。夫妻或情侣在新加坡使用巴士和捷运,则每月需要从生活开支拿出300新元作为交通费。另外,新加坡的德士服务在全球也是最有效率的。即使是短程路线,新加坡德士也愿意前往载客。收费与其他的西方国家相比也相对便宜。

在新加坡,德士费从3至3.40新元起跳。持续一英里路后的每行驶400米,将开始征收0.22新元,直至10公里后的每行驶350米,同样收取0.22新元。新加坡土地狭小,为减少严重交通阻塞和空气污染问题,新加坡政府一直鼓励人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因此,如果是私家车,花费可能就会不如公共交通和德士服务般便宜,因为政府会向私人交通工具拥有人纳很高的税率。除交通系统,新加坡的医疗保健系统也是全球顶呱呱的。由于符合成本效益,加上先进器材辅助,大大提高了手术和医治的成功率。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发表的报告中,新加坡医疗保健系统在全球排行第六,亚洲第一。

新加坡医疗保健系统需符合政府规定的准则,以确保其透明度、卓越性、安全性和清洁度。尽管如此,新加坡政府并无强制雇主必须为雇员购买医疗保险。一般来说,新加坡的绝大多数雇主不提供此保险。但如果就业福利包括这层好处,也不会对雇员构成任何问题。

取决于冷气用量,新加坡居民每月水电开销介于200至600新元。行动电话费用则每月介于35至100新元。家中的互联网宽频服务每月大约在50新元左右。在新加坡工作的外籍人士,可以选择送小孩到政府或私立学校求学。新加坡的政府学校也称为公共大众学校,私立学校则也可称作国际学校。新加坡教育水平极高,选择哪一种类型的学校都不会有误。

新加坡也有很多的托儿所,为介于0至7岁的宝宝及儿童提供托儿服务。每间托儿所的收费和服务配套都不尽相同,比如有半天制的或全天式托儿服务。普遍上,早上7时至下午1时的半天制托儿服务,收费介于400至1200新元;全天式(早上7时至傍晚5时30分)收费则从500至1500新元不等。双薪家庭可以通过女佣介绍所聘请家庭帮佣,协助打理家庭事务。

被允许进入新加坡境内工作的家庭帮佣,大多来自邻国菲律宾、印尼、缅甸和斯里兰卡。包括中介费用和政府纳税,雇主每月需支付的费用大约是600至1000新元。顾名思义,家庭帮佣是协助雇主料理家中事务的贤内助。因此,雇主也需提供他们住所和每日饮食。倘若无意聘请长期帮佣,雇主可选择聘请每小时收费介于10至20新元的本地兼职女佣。新加坡的税率被公认为全球最低,吸引许多外籍人才移民到此。新加坡实行地域来源征税制度,只会就源于新加坡的利润征税,为纳税人节省了大量税款。

价廉物美的电子和电器产品在新加坡比比皆是。总的来说,只要有正常收入并且擅于管理财务资源,就能够应付新加坡生活开支。一个家庭中只有一人就职,并且还有一名符合学龄的儿童,或可参考以下的消费指南:

家庭收入假设不超过4000新元:

1.租赁政府组屋;

2.使用公共交通工具代步,只需偶尔征税;

3.送孩子上本地学校;

3.多在家下厨,减少外出用餐。

收入如果介于6000至7000新元的家庭,则可提升物质条件,如租赁市中心外的私人公寓和可聘请女佣。其他条件如使用公共交通工具代步、送孩子上本地学校,和减少外出用餐可保留。如果是收入1万新元左右的家庭,则可在孩子教育和代步工具上做调整。比如可送孩子上国际学校和可以德士作为主要代步工具。收入1万5000新元的家庭,则可负担在市中心的公寓费用,以及把小孩送入国际学校,和以德士作为主要代步工具。要是收入无上限,可以选择租赁洋房、购买高端车子、把小孩送入国际学校,甚至聘请家庭帮佣和时常外出用餐度假都不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