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post is also available in: English (英语)

新加坡建屋发展局(HDB)

 

新加坡建屋发展局(HDB)新加坡的国家发展部门设立了建屋发展局(HDB)。目前,建屋局是新加坡的组屋的管理局。1960年代,其功能是清除木棚区和贫民窟,并将居民安置在国家建造的廉价房屋里。建屋发展局接着跨过房屋规划和开发的范围,进一步去建造房屋以及商业、娱乐和社交设施,为所有人创造优质的生活环境,还建设了各种设施,为居民的生活带来便利。

1959年,人民行动党(PAP)在竞选活动中承诺,如果当选,则将为穷人提供廉价房屋。它意识到住屋问题需要被紧急关注,并围绕这个课题开展运动。当PAP赢得选举并组成政府后,立即采取了行动解决住屋短缺问题。1960年新加坡颁布了《建屋与发展法》以取代原本的“新加坡改良信托局”。

 

建屋发展局的历史

建屋发展局成立于1960年2月1日,当时新加坡面临住屋问题。低建筑率和第二次世界大战造成巨大破坏,进一步加剧了住房短缺。“英国住房委员会报告”指出,新加坡是“世界上最严重的贫民窟之一-文明社区的耻辱”。

建屋发展局的任务是提供卫生的生活条件,以取代不卫生的贫民窟和拥挤的木棚区。建屋局的首要任务是尽可能地建造尽更多廉价屋,并因此提出了五年计划。最初的概念是,所建造的房屋应出租给低收入人群。不过,为了使低收入群体能够购买自己的屋子而不是租屋,继而推出“居者有其屋”计划。这为屋主提供了财务保障,同时也起到了抵御通胀的作用。后来人们被允许使用公积金付首期款项。然而,这些努力不足以说服居住在木棚区的人们搬进这些组屋。直到1961年河水山大火(Bukit Ho Swee Fire)之后,建屋局的效率和诚意才赢得了人民的好评。建屋局交出了功课,并在不到3年的时间内建成了21,000个组屋。在建屋局成立的十年内,已经建造了54,000套组屋。

如今有82%的新加坡人居住在建屋局的组屋里。建屋局不仅是建造房屋,而且还付出额外的努力去建设良好环境,让人民享受优质生活。政府组屋可满足各种家庭、伴侣、甚至单身人士的需求。

 

新加坡建屋发展局(HD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