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post is also available in:
English (英语)
了解新加坡的雇佣惯例
本文将概述“新加坡雇佣法令”规定的法定要求并包括雇佣合同、薪水、公共假日、在新加坡雇用员工时的福利等常见雇佣惯例。
A. 雇佣法令
顾名思义,“雇佣法令”(该法令)是主要的劳工法令,概述了在雇佣合约下与雇佣有关的基本条款和条件、雇主必须遵守的法定要求,以及雇主和雇员的权利和责任。新加坡政府确保该法令将在就业过程中,为所有既得方提供充分保护,以防止对有关各方施加不合理的限制和限制。该法令仅适用于该法令所阐明的“雇员”,除了管理和行政职位、家庭工人、海员和大多数公务员。
B. 年假
1. 年假
根据该法令的规定,雇员必须为其雇主服务至少3个月,才有权享受有薪年假。雇员有资格在其服务的第一年享有至少7天的有薪年假。话虽如此,新加坡的公司一般都会让员工每年享受至少14天的有薪年假。
2. 病假
根据该法令,如果员工符合以下条件,则有权享有有薪病假:
- 该员工一直为同一雇主服务至少3个月;
- 该员工设法在48小时内通知雇主要请病假;
- 该员工的病假由医生、全科医生或牙医通过“医生纸”(在新加坡也称为“MC”)证明和证实他生病。
为雇主服务满三个月的雇员,有权享受至少5天的病假和15天的住院假。病假和住院休假的最高天数(员工有权获得的)分别限为14天和60天。请注意,病假和住院假的总天数(员工有权获得的),取决于其服务期限。
3.产假
根据《儿童发展共同储蓄法案》,符合以下产假资格的女性雇员,可获16个星期产假:
- 她与孩子的父亲婚姻合法;
- 孩子是新加坡公民;
- 对受薪女性员工:在孩子出生前至少3个月,她一直为同一个雇主工作
- 对于自雇母亲:她在孩子出生前至少连续工作了90天,并且在产假期间收入来源没有停止。
若是以下情况,女性雇员有权享受12周的有薪产假:
- 她是一名单身母亲,或
- 孩子不是新加坡公民,或
- 父母是在新加坡工作的外国人(无论是全职雇员还是合约雇员)
4. 陪产假和共享育儿假
在新加坡工作的父亲,无论是受薪还是自雇人士,如果符合以下条件,他们有权获得为期一周由政府支付的陪产假以及配偶的16周有薪产假的1周份额:
- 他与孩子的母亲婚姻属于合法;
- 孩子是新加坡公民;
- 对于受薪的父亲:他在孩子出生前至少3个月为同一雇主工作,或
- 对于自雇的父亲:他在孩子出生前至少连续工作了90天,并且在陪产假期间其收入来源没有停止。
5. 儿童保育和婴儿护理假
根据《儿童发展共同储蓄法案》,如果雇员符合以下所有条件/要求,则有权享受6天的无薪育婴假和6天的有薪育儿假(无论有多少名孩子):
- 育儿假:孩子必须在7岁以下;
- 育婴假:孩子必须小于2岁;
- 孩子是新加坡公民;以及
- 孩子的父母的婚姻合法。
- 对于受薪父母,他或她为同一雇主工作至少3个月;
- 对于自雇父母,他或她必须经营至少3个月,并且在育儿或育婴期间收入来源没有停止。
请注意,雇主将承担前三天的育儿假,而政府将承担最后三天(金额上限是每天500新元,包括公积金)。
6. 无薪育婴假
除了6天有薪育儿假外,父母还享有另外6天的无薪育儿假,条件如下:
- 孩子是新加坡公民(包括合法领养的子女或继子女)。
- 孩子年龄在2岁及以下
C. 公共假期
被该法令所涵括的雇员,他们有权在一年内享受11天有薪公共假期。因此,如果他或她被要求在公共假期工作,他或她将有权获得额外一天的补薪或休假。
1. 公布的公共假期
- 2019年1月1日 – 元旦
- 2019年2月5日和6日 – 农历新年
- 2019年4月19日 – 耶稣受难日
- 2019年5月1日 – 劳动节
- 2019年5月19日 – 卫塞节
- 2019年6月5日 – 开斋节
- 2019年8月9日 – 国庆日
- 2019年8月11日 – 哈芝节
- 2019年10月27日 – 屠妖节
- 2019年12月25日 – 圣诞节
2. 假期薪水
如果符合以下条件,员工有权获得全薪:
- 他在假期前后的工作日内,没有在不被批准或没合理理由下缺席。
- 他在假期前一天或之后的一天享受授权假(例如病假、年假和无薪假)。
但是,如果该公共假期那日也是该员工被批准的无薪假,他则无权享受有薪公假。
根据该法令,如果公共假日属于非工作日,员工有权在另一天享有休假,或补上一天薪水以代替该公共假日。
- 对于五日制,周六将被视为非工作日。如果公众假期落在星期六,那么员工将获得额外一天休息日,或补一天薪水代替。
- 如果公众假期属于员工的休息日,则下一个工作日将是他的假期。
对于那些不受该法令保护的人,将根据其雇佣合约的条款而定。
4. 支付工作假期
被要求在公共假期工作的员工,将按基薪补上一天薪水。但是,如果他们在假期前后的工作日没有合理的理由缺席,他们将无权享受该假期薪水。相反,他们的雇主可以从他们的月薪总额中扣除一天的薪水。
D. 服务合约
顾名思义,服务合约(雇佣合同)是一份口头或书面协议,规定了就业的基本条款和条件,其中包括:
- 雇主同意雇用一人为雇员,以及
- 另一方作为雇员的雇佣协议。
雇佣合同的基本条款和条件包括以下内容:
- 职位
- 工作范围
- 员工就职日期和雇佣期限
- 工作时长
- 试用期条款
- 薪水
- 员工福利
- 年假资格
- 行为准则
- 终止雇佣和裁员,若适用
如果任何条款和条件(在服务合同中)不如该法令的相关条款有利,则条款和条件将被视为非法和无效。
另请注意,“雇佣合同”不是“提供服务的合同”。新加坡“提供服务的合同”是独立承包商(例如自由职业者)与客户(通常是公司)之间的协议,在这种情况下,没有建立雇主 和雇员关系。
E. 雇佣记录
在新加坡,所有雇主都必须按照法案的规定维护雇员的雇佣记录资料。
1. 要求
- 格式:软件或硬件(包括手写文档)
- 期限:
现任员工:最近两年。
前员工:最近两年:员工离职后,其工作记录将保留一年。
2. 雇佣记录的内容
雇佣记录涵盖员工记录和薪水记录(与列出的薪水单相同)。员工记录包括以下内容:
- 地址
- 新身份证号码(非公民则记录工作准证号码和有效日期)
- 出生日期和性别
- 开始就业的日期和离职的日期。
- 工作时间(包括用餐时间和茶歇)
- 放假记录(公众假期和放年假的日期和其他细节)
F. 雇用少年和儿童
在新加坡,法定工作年龄为17岁及以上。话虽如此,雇主可以雇用13岁至16岁的儿童和青少年。请注意,儿童和青少年的工作类型、工作环境/地点和工作时间都有限制。
被认为不适合16岁以下人士的工作情况是:
- 可能造成伤害的工作
- 涉及维修或参加移动机械的工作
- 靠近未有效隔热的带电电气设备
- 任何地下工作
G. 工作时间、加班和休息日
根据该法令第四部分规定,工作时间和加班时间的条件适用于:
- 一名工人(从事体力劳动),基本月薪低于4,500新元。
- 不是工人,但受法令保护且每月基本薪水低于2,500新元的员工。
条件:
- 对于被涵盖在内(根据该法案)的人,有权每天工作不超过8小时,或每周工作44小时。
- 员工不能休息超过6小时。
- 员工每天的工作时间不得超过12小时,除了某些情况外,例如,发生实际或受到威胁的事故、对国防或安全非常重要的工作,或导致工作中断的不可预见的情况。
- 在任何情况下,轮班工人每天工作时间不得超过12小时。
- 员工每周有权享受一天休息日(非工作日,从午夜到午夜),而不是有薪日。
- 两个休息日之间的最长间隔时间为12天。
H. 兼职
1. 兼职的定义
在新加坡,兼职员工是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35小时的员工,而合约员工是定期雇佣合同的员工,以及临时雇用的员工(自由/候命员工)。因此,合同将仅在双方同意的特定任务的指定期限内持续。
2. 加班费
根据该法,如果兼职员工超过一般的日常工作时间,他们则有权要求加班费。
- 情况A:如果兼职员工的工作时间超过其日常工作时间,但低于全职员工的工作时间,则加班费将是他或她的基本时薪率。
- 情况B:如果兼职人员的工作时间超过全职员工的正常日常工作时间,加班费将是他或她的基本时薪率的1.5倍。
兼职人员有权享受休息日(以及在休息日工作的补薪)以及有薪公共假期。虽然公共假期是根据他们工作的时数按比例计算的,但如果他们需要每周至少工作5天,那么兼职人员有权每周休息一天。
i. 再就业
根据“退休和再就业法令”(RRA),新加坡的最低退休年龄为62岁。因此,禁止雇主根据雇员的年龄解雇任何雇员。 新加坡政府已授权雇主为符合条件的雇员提供再就业机会,这些雇员年满62岁,最年长是67岁。
查看再就业的资格、再就业指南,以及如果存在争议该如何处理。
J. 退休
根据“退休和再就业法令”(RRA)的规定,最低退休年龄为62岁。雇主不能要求员工选择提前退休,并且如果他们符合再就业的资格标准,则必须为退休员工(62岁的员工)提供再就业机会。
K. 终止雇佣和裁员
1. 终止雇佣
雇主和雇员可以根据合同中的通知期限终止雇佣合同,其中任何一方必须向对方发出书面通知,表示终止雇佣。如果通知期限没有任何条款,该法案和服务期限将决定通知的期限。
如果任何一方违反合同条款或由于不当行为,任何一方(无论是雇主还是雇员)都可以终止雇佣合同。如果任何一方想要在通知期之前终止雇用,则必须向另一方支付代通知金的薪水。这是一种违法行为,可处以最高5000新元的罚款和/或最多6个月的监禁,或两者兼施。
2. 裁员
在裁员的情况下,雇主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 雇主必须在员工最后一天工作时支付有关的薪水和福利。
- 通知期限必须符合劳动合同规定的通知期限。
- 为公司工作至少3年的员工应获得一些裁员福利。
L. 薪水
该法案没有规定最低薪水,而是由公司和工作人员协商。也就是说,薪水必须在规定的发薪期结束后的7天内每月至少支付一次。
M. 调派人员
由于重组,公司可能会调派人手(将员工转移到另一家公司)。在这种情况下,新雇主将根据现有条款接管其雇佣合约。重组是指合并、收购和出售公司的部分或设立子公司。 虽然您的雇佣合同条款或条件将保持不变,但您可能想知道您的权利、雇主的义务、新雇主的义务以及解决争议的方法。了解更多
N. 公积金贡献
中央公积金(CPF),顾名思义,是新加坡人和永久居民的强制性退休储蓄计划。如果雇员是新加坡公民或永久居民,雇主必须以月供的形式缴交公积金(注:雇员和雇主都要缴公积金)。
因此,雇主有责任在每个月之后的14日之前(下个月14日之前)缴交每月公积金(包括雇主和雇员的公积金)。雇主和雇员的公积金缴费率上限分别为16%和20%,并可根据员工年龄、永久居民身份等某些标准调低。
O. 其他
1. 银发族支援计划
银发族支援计划是为低收入者和缺乏(或没有)家庭支持的新加坡老年人提供的额外财政支持。符合资格的新加坡老年人不需要申请银发族支援。
资格:
- B20阶层并65岁及以上的新加坡人。
- 对于受薪的老年人:55岁时他们的公积金总额不到70,000新元。
- 对于自雇的老年人:他们年龄在45到54岁之间,年均净收入不到22,800新元。
- 他们住在5房组屋单位或更小的组屋单位。
- 他们没有拥有5房组屋、较大间组屋、私人财产或多个房产(包括其配偶)。
- 他们住在人均月收入低于1,100新元的家庭里。
- 雇主和雇员计划
新加坡政府提供一系列计划,为雇主和雇员提供资金和支持。
虽然就业入息补助计划(WIS)提供现金和公积金补助,但就业培训计划(WTS)为低收入工人提供培训补贴。
优化职场计划(WorkPro)是提供工作与生活平衡以及实施适合老年人的工作场所的资金援助计划。
精益企业发展计划为先进的企业提供支持,以在加强的人力资源的环境中进行转型和发展。
顾名思义,便携式医疗福利让员工即使更换了雇主,也能享受医疗福利。阅读相关特质和资格条件、减税和免税。了解更多.
临时就业信贷为雇主提供帮助,以缓解由于保健储蓄缴费率上升而导致商业成本上升的压力。
3. 人力资源行业人力资源计划
为了加强新加坡的人力资源专业和人力资源服务部门,人力资源行业的人力资源计划描述了商业伙伴领袖领袖有效开发未来的人资料资源的明确路线图。人力资源行业的人力资源计划旨在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并有助于新加坡的经济转型。
人力资源合作伙伴关系计划于2016年11月16日启动,是一项三方倡议,旨在支持投资人力资本发展的积极雇主。
5. 公平考量框架
为了消除含歧视性质的招聘广告,或任何与国籍有关的有歧视的雇佣惯例,新加坡政府提出了公平考量框架(FCF),这是政府加强新加坡劳动力核心的部分努力。这个框架概述了对公司的明确期望,以确保新加坡人有公平就业机会。所有公司都必须遵守“公平就业实践三方指南”。
6. 有弹性的工作时间表
顾名思义,灵活或有弹性的工作时间表,为那些希望免除于“雇佣法令”里关于加班、休息日和公共假日薪水的雇主打开了大门。尽管加班费的损失很小,但员工可以享受稳定的月收入和更高的工作保障,同时雇主可以优化业务成本和人力资源。
7. 良好职场惯例
良好职场惯例包括公司实施灵活工作安排、公平就业实践、管理多元化和好货源的战略和实践。
旨在加强工作场所的反恐应急行动准备,以及可能对新加坡0工作场所产生不利影响的其他情况,全国保家安民计划@工作场所(SGSecure @ Workplaces)旨在提高组织在面对日益严重的恐怖主义威胁时的警惕性和适应力。
9. 技术、培训和发展
这是一项为新加坡人提供终身学习和发展潜力的机会。
在“未来技能培训”之下,CET大蓝图为新加坡人的未来做好准备。
技能发展计划使员工能够通过新加坡劳动力技能资格(WSQ)获得更多技能发展。
- 国家人力资源能力
国家人力资源能力涵盖培训计划、机构、奖学金和资源。
10. 工会
根据工会法令和工会登记管理的其他相关立法进行监管,新加坡工会是工人或雇主协会,旨在规范雇主与雇员之间的关系。
11. 新加坡的三方机制
新加坡的三方机制是指工会、雇主和政府之间的合作。阅读三方合作伙伴、委员会和倡议、指南和标准,以了解三方机制如何提升新加坡的经济竞争力,同时促进新加坡的整体进步。
12. 渐进式薪金模式
渐进式薪金模式(PWM)由工会、雇主和政府组成的三方委员会建立,旨在通过提升技能和提高生产率来帮助提高保洁、保安和景观领域工人的薪金。
13. 国际劳工组织和人力部
国际劳工组织(ILO)成立于1919年,于1946年成为联合国(UN)机构。其主要作用是制定国际劳工标准(以公约和建议的形式),并制定基本劳工权利的最低标准。以及其他与劳工有关的问题。
P. 案例研究和资源
您将能够找到一些关于灵活工作安排和其他工作生活计划的资源、指南和案例研究,这将帮助您更好地安排与做到工作与生活平衡